尽管剧情存在诸多槽点,选角也饱受争议,但若能抛开偏见,深入编剧构建的情感框架,特别是‘两颗心如何彼此靠近’的细节描绘,便能细细品味现代都市恋爱的微妙暧昧氛围。毕竟,我确实很少看到拍得这么“细”的都市情感剧。
更何况,《难哄》全剧32集,目前才播出6集,我对于后面的剧情发展仍持期待态度。
期待口碑后续能够逆转。
作者 | 冒号鱼
编辑|小白
排版 | 板牙
本文图片来自网络
近段时间以来,国产长剧市场被古偶、悬疑和年代剧三大类型牢牢占据。
三大类型剧作你方唱罢我登场,相互竞争,久而久之,观众难免感到审美上的些许倦怠。
最近几天,现偶开始再度复苏,给市场注入更加新鲜的血液。
诸如《树下有片红房子》《白色橄榄树》等作品相继亮相。
但这一次,我打算专门聊聊它——
《难哄》。
据云合数据,截至发稿前,《难哄》的正片有效播放市场占有率为7.7%,位列连续剧热播榜第四位,位列上述现偶剧第一位。
坦白说,自该剧开播以来,我便一直密切关注,直至最新播出的六集结束,心中五味杂陈。
原著作者竹已,是晋江文学城的知名作家。
《折月亮》《偷偷藏不住》《难哄》均出自其手。
而《偷偷藏不住》中出现的桑延、段嘉许等人,也出现在了《难哄》中。
因此可以说,《难哄》算是《偷偷藏不住》的姊妹篇。
《偷偷藏不住》讲的是桑延的妹妹桑稚与自己的朋友段嘉许的恋爱故事,《难哄》则将视点上移,讲述的是桑延和自己的高中同桌温以凡的恋爱故事。
多年以后,桑延(白敬亭饰)和自己高中时期的白月光温以凡(章若楠饰)再度相逢,又阴差阳错地成为室友,在机缘巧合下解开心结,并最终相爱。
当下网友热议的焦点在于,两位主演演技略显生硬,难以充分诠释桑延与温以凡的复杂性格,人物形象塑造略显单薄。
客观而言,唯有角色鲜活立体,方能令观众深陷其中,乐此不疲地“磕CP”。
所谓“磕CP”,就是观众深深认同男女主的外表、形象和气质,能够深切代入到彼此的人物关系变化之中,去感受他们所共同经历的酸甜苦辣,体验他们所共同遭遇的欢笑和泪水。
这种观剧体验,也可以称之为“共情”。
更何况,观众构成中有大部分是原著IP的书粉。
IP改编的雷区,莫过于触动了书粉的敏感神经,引发其强烈不满。毕竟,文字能够给人天马行空的遐想和期待,影视创作却是实打实看得见摸得着的呈现。
一旦书粉的幻想破灭,第一波口碑就无法发酵,路人自然也就无法入场,如此,也势必影响剧集最终的收视热度。
在原著中,桑延这个角色的外貌特征是:黑发、浓眉,笑起来嘴角有个小梨涡,高鼻梁,身高187cm,喜欢穿简约深色系的衣服。
从这一点上来说,白敬亭其实还较为妥帖。不知是否仍受到2024年春晚“上春山”事件的影响,他的路人缘多少有些减损。
原著对温以凡外貌特征的描写则是:艳丽的五官、鹅蛋脸、白皙的肤色、狐狸眼、红唇等,整体形象非常漂亮且具有攻击性。
但拉开一看,章若楠的外形气质却偏向于清纯温婉,与原著中温以凡艳丽且具有攻击性的外貌特征存在明显差异。
加之两人眼神交流缺乏深度,难以营造出强烈的CP感。
CP感其实是一门玄学,需要制作方在选角阶段时就慎重考虑。
如果只考虑演员咖位和流量热度,则将会损害剧集本身的口碑。
事实上,今年春节档的电影票房表现已一再警醒:只有流量,扛不起票房,也扛不起口碑。
这个道理放到剧集市场也同样适用。
另外,不可否认的是,部分情节设计着实过于巧合,甚至有些“雷人”。
第一集开头,身为电视台记者的温以凡和同事拍到无良商家的违规证据,却被其追车逼停。
面对对方地痞流氓式的强硬,温以凡和同事居然将证据轻而易举地拱手让人,并无过多争辩和反抗。
更为离奇的是,无良商家竟在随后遭遇了车祸。温以凡见状,毫不犹豫地报警并施以援手,展现了其乐于助人的精神。
结果还受到辖区派出所嘉奖,上了新闻。
凹人美心善的人设当然可以,但这种设计属实有些过时。
结果光有车祸不行,桑延邻居家又突发大火,令桑延暂时居无住处。
你以为是为了什么?
恰好这时候,与陌生人合租的温以凡遭遇了一群合租流氓男的性骚扰。
常理而言,一个孤身在外的单身女孩,面对这样的骚扰,理应会急于逃离原住处,或许会投靠朋友,再不济也会选择在酒店暂避风头,直至寻得新居。
反正无论如何,都不太可能大晚上一个人再回原住处休息。
没承想,编剧硬是让温以凡一个人回家,开门即遭到室友的报复,一群油腻中年男合起伙来要再次强暴温以凡。
关键时刻,桑延英雄救美,大显身手。
尽管桑延受了伤,但也收获和温以凡单独相处,收获了温以凡的愧疚和好感。
讲到这里,桑延房子失火的设定也就“顺理成章”了。
俩人都没地方可住了,那咋办?
那就住一起呗!
在各自的朋友或无意或有意的帮助下,两人就这样鬼使神差地住在一起了。
……
恨不得十部韩剧的鬼热闹全凑这一部剧里了。
为了巧合而巧合,为了捏合而捏合,一旦捏合过度,就让两人吵吵架、拌拌嘴,表现得很不情愿的样子,似乎这样就能“顺其自然”。
然而,这些小打小闹的修补,终究难以掩盖大方向上的自我陶醉与刻意为之。
观众一眼便能洞穿创作者在情节设计上的敷衍与乏力。
我不禁要问,桑延邻居家的熊熊大火,温以凡那流氓无赖的合租室友,是否都来得过于及时、过于巧合?
评价一段剧情好不好的显性标准之一,就是可信度。
而观众对于可信度的认知,一定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经验之上的。
巧合当然是剧作技巧中非常重要的技巧之一,但频繁使用只会使剧情离可信越来越远,离悬浮越来越近。
而且不得不吐槽,为了给原本多年过后形同陌路的两人制造相遇机会,编剧让温以凡和桑延几乎每天都能偶遇。
在“加班”餐吧的卫生间、在景区的卫生间前、在自己家楼下……
世界真小,小到老天爷硬是要把他们俩撮合在一起,不在一起都要天打雷劈的那种。
没人愿意看命运早已安排好的戏份,观众需要更加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物。
当然,说了这么多人物形象和情节设定上的bug,我也不得不承认,《难哄》的剧作结构还是吸引到了我。
尽管网上有人认为剧情无聊,但我必须强调,国产现代都市情感剧,已经很久没有写过这么详细的恋爱过程了。
温以凡和桑延,原本是高中同学。桑延追求温以凡,却被无情拒绝。多年过后,两人意外相遇,又意外成为室友。
其实看到开头就能知道结尾,他们俩一定是幸福美好地生活在一起了,但中间的细节才是最抓人的——
两颗心到底是怎么样靠在一起的?
彼此试探、彼此设防、单方面吃醋、单方面感动……
这些脆弱又难过、开心却珍贵的情绪化瞬间,其实就是谈恋爱之前的暧昧期中最美好的时刻。
这也是观众愿意去“磕”的一些片段。
写好了这些片段、演好了这些片段、拍好了这些片段,其实这剧就成了。
只可惜,编剧只设定了一个好的剧作结构框架,对于细节的打磨还欠缺许多。
有网友辣评,说难哄是你的名,难看是你的命。
我倒觉得言过其实,倒有些爱之深责之切的意味。
毕竟,因为这部剧,我也去晋江翻看了原著文本。阅读文本时,男女主形象跃然纸上,令人浮想联翩,从而不难理解原著书粉的愤怒情绪。
然而,从一个相对客观的立场出发,我认为《难哄》仍不失为一部值得一看的剧集。
尽管剧情存在诸多槽点,选角也饱受争议,但若能抛开偏见,深入编剧构建的情感框架,特别是‘两颗心如何彼此靠近’的细节描绘,便能细细品味现代都市恋爱的微妙暧昧氛围。毕竟,我确实很少看到拍得这么“细”的都市情感剧。
更何况,《难哄》全剧32集,目前才播出6集,我对于后面的剧情发展仍持期待态度。
期待口碑后续能够逆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