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尺度、够劲爆、真炸裂。对于《爆裂点》这部电影来说,这几个标签应该算是准确形容了吧。
不得不承认,在电影场面的呈现上,保持了林超贤导演一贯的水准和风格,不断挑战观众的视觉神经和内心世界。一场电影观看下来,身体依然是紧绷的,可见视觉冲击力带来的影响太大了。
在开场时,歹徒穷凶极恶的手段,开车强行拖拽警察,最后闯入废钢堆,让警察牺牲得足够悲壮。面对这样的场景,任谁看了都得生出几分愤怒。
毒贩的凶狠报复,使用燃油瓶伏击警察。熊熊烈火瞬间吞没了年轻的生命,正与邪的势不两立也在烈火中疯狂对峙。
卧底江铭即使在暴露的情况下,为了捍卫心中的信念,拼尽全力控制毒瘾的发作,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洞穿在场每个人。
这样的场面还有很多,它们一起拼凑起整部电影,成就了电影独特的风格,这就是爆裂尺度感带来的震撼。
如果除去这些“打打杀杀”的场面,这部电影似乎没有剩下什么。也就是说观众只是看到了一副精致绝伦的故事框架,而故事内容却少之又少,没有很多情感内容来支撑起这个故事,当然也就无法与观众取得情感共鸣。
在电影中,缉毒总督察李振邦是核心人物,他需要面对韩洋贩毒团伙,也需要对接卧底江铭,还要与制毒师姐弟谈判,同时也要处理自己儿子惹下的事情。数小时的电影,却要展现多条支线的故事走向,稍有不慎就会凌乱不堪。主线本应占主导却被削弱了,支线本应配合却占了主导,最终导致顾此失彼,故事难以讲透。
《爆裂点》把更多精力花在了场面上,缺少了人物故事的交代,使得情节发展生硬且难以理解。制毒师姐弟怎么突然出现了?到底是基于什么缘由要和警察合作?其中,两条由孩子所带出的亲情线为故事增加了什么?整个故事都在讲警察与毒贩的斡旋斗争,但是结尾却落在了“家人”的支线点上,与故事的核心点发生了偏差,导致故事不仅错位且杂乱。但是,每个人物的塑造的都有各自的风格,只是糅合在一起却显得彼此突兀。
经过多年的发展,香港电影已经成为文化娱乐市场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以其成熟的制作流程和业态,港片已经提炼出了独具风格的影片元素:兄弟与战友、卧底与背叛、尖沙咀与金三角、枪战与肉搏等,可以说从这些元素中随意选取几个就能拼成一部电影。熟悉的配方,如何拍出新意就看导演的操盘能力了。
毫无疑问,《爆裂点》具有浓浓的港片的基因,在呈现上做到了不出错,但是很难出彩。主线被支线渐渐淹没,每个人物都是带着结果上场,缺少了前因,再怎么看也很难理解后面的结果。
一部好电影,首先重在把故事讲好,而不是依靠大尺度来撑场。